提單的「無異常狀況(Clean Bill)」是什麼意思?並不是指文件很乾淨

乾淨(Clean)在此處的意思

在航運業的「乾淨(Clean)」用詞當中,這一詞指的是「被運輸的貨物狀態:無異常」。

貨物的裝運若經過貨代商檢查,發現狀況良好,沒有任何可見的損壞或瑕疵,則該裝運就被稱為 Clean。這隱含被運輸的貨物外觀沒有任何污垢、灰塵或其它污漬,也沒有任何損壞或瑕疵。

一份註明「無異常」的貨物運輸或提單文件,代表著它「現在的狀態」和「運輸裝載之前」是一樣的狀態。

如果貨物有些微寄送痕跡,還是「乾淨無瑕」的嗎

貨物上的微小殘留痕跡不會被視為最嚴格意義上的「清潔」。如前所述,若貨物經由承運商檢查並發現狀況良好,沒有任何可見的損壞或缺陷,則該貨物才會被認為是「無異常(Clean)」的。

若貨物上有微小的運輸殘留痕跡,例如搬運或運輸過程中留下的刮痕或擦傷,則不會被視為最良好狀態,也不算是完全「清潔」。 但是,貨物上的微小殘留物如果不影響貨物的功能或價值,且貨代商不負責此損壞,則承運商仍可能將該貨物標示「無異常」,以避免不必要的延誤和爭議,以及讓貨物順利進行。

裝載無異常(Clean on Board)

「Clean on Board、裝載無異常(COB)」是貨運業中用來表示貨物已經以乾淨無損的狀態被裝上船的一個用語。

通常,這個用語會用於提單——一份法律文件,作為貨主和承運商之間的運輸合約。

「Clean on Board、裝載無異常」這個詞表明,要運輸的貨物已經經過貨代商的檢查,並且確認它們為良好的狀態,沒有任何可見的損害或缺陷。這表示承運商要負責任何在航行過程中,收貨之後貨物產生的損害或損失。

「裝載無異常」這個用語對貨主和承運商都很重要,因為它有助於確定運輸條件,並保護雙方免受與貨物狀態有關的潛在爭議或責任。

無異常由誰來簽署、確認

對於貨物的入庫收據和提單,通常會由「承運人」或「貨物代理人」簽署,表示他們確認:收到的貨物現在狀況良好,並且在收到時沒有受到損壞。

入庫收據通常是貨運代理商所發出的文件,以確認貨物在碼頭或倉庫收到。收據通常包括有關貨物的資料,如數量、重量和描述,以及收貨人和目的港的名稱。

貨運代理商可以竄改無異常的提單文件(Clean Bill)嗎?

正常情況下,貨運代理商無法對簽署完畢的無異常提單做日期上的竄改。

提單(BOL)是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承運人和承運人之間的運輸契約也是依此文件所約定。除非雙方都同意,一旦提單簽署下去,契約的條款和條件將不會改變。提單還會有日期戳記,以確認文件簽署的時間,若要竄改此日期和時間註記,文件可能就會失效。

若貨運代理商試圖對已經簽署完畢的無異常提單進行更改,那可能就會涉犯欺詐(fraud)的行為,或面臨法律後果。不管是貨主或者承運人,在簽署貨物提單之前,都應該仔細閱讀和了解提單的條款和條件,並確保文件上非常精確的反映了貨況。

如果簽下無異常提單,才發現貨物損壞該怎辦?

如同前面提到的概念,「Clean、裝載無異常」表示簽署人確定:經手的貨物已徹底檢查,並且確認它們為良好的狀態。假設一個貨運代理商簽署完 Clean Bill,後來才發現貨物有損壞,則此人可能就要對損壞負責。

無異常提單是一份受法律約束的重要文件,作為托運人和承運人之間的運輸合約。簽署提單時,代理商或收貨人證明托運的貨物狀況良好,並且沒有損壞,如果代理商後來發現貨物損壞,這就表示貨物在他們經手過程中狀況不佳,在這種情況下,經手人就要對損壞負責,因為文件記載良好的貨物,經過他們處理後卻產生缺陷狀態,對貨代商來說,也形同並未履行好合約的義務。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收件人在簽署提單前要仔細檢查貨物,確保貨物狀況良好,並且沒有損壞,才能註記為無異常 Clean。如果發現貨物有損壞,就應該不簽署無異常提單,而是應該在提單上詳細記錄損壞情況,並與托運人和承運人談判,以確定如何處理損壞問題。

總的來說,如果一個貨運代理商簽署清潔提單,但後來發現貨物有損壞,代理商可能要對損壞負責。因此,代理商在簽署清潔提單前要仔細檢查貨物,並記錄任何損壞情況,以避免負責,並履行運輸合同的義務。

海運貨代商的職責:無異常註記

若貨物運輸過程中遭受損害,但承運商卻沒能在必要文件上即時記錄損害,這個人可能就要承擔重大風險。

貨運代理商的職責一般是協調貨物從承運人到最終目的地的運輸,其中包括安排寄送、準備必要文件、確保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得到妥善處理和保護。

若貨運代理商處理昂貴或脆弱的貨物,他們更有責任確保貨物被妥善保護,並將運輸過程中所遭受的任何損害妥善記錄下來。

若是貨運代理商沒有能做到這一點,而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受損,但必要文件上未記錄損害,代理商可能要對損害承擔責任。除了可能的法律責任以外,未能對昂貴或脆弱貨物損害的貨運代理商,也可能會面臨名譽風險。如果收貨人收到貨物,發現已經受損,他們可能會把責任歸咎於代理商,並且未來可能不太可能再使用代理商的服務。

 

延伸閱讀